物理碗 D1 vs D2 核心区别一览!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赛道?
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,尤其是在理工科领域,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学术基础,还需通过一系列的竞赛和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美国的物理碗(Physics Bowl)都成为了这样的平台,帮助学生在申请顶尖大学时脱颖而出。

一、D1 与 D2 核心区别一览表

维度 Division 1(D1) Division 2(D2)
适合年级 高一至高二上
(IB 10年级,A-Level G1/G2)
高二至高三
(IB 11-12,A-Level AS/A2)
知识范围 力学、电磁学、光学、波动、原子物理(基础) 同D1 + 相对论、LC电路、波点干涉、流体力学、刚体转动等进阶内容
题目数量 40题(前10题专属 + 中间20题共用 + 后10题专属) 40题(同左)
考试时长 45分钟 45分钟
题型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
难度定位 ≈ AP Physics 1/2 / A-Level AS ≈ AP Physics C / 大学普通物理
数学要求 代数为主,少量三角函数 涉及微积分思想(如瞬时变化率)、复杂数学建模
含金量 优质加分项 冲刺牛剑/MIT/斯坦福的核心素材

二、试卷结构深度拆解:D1 和 D2 到底考什么?

物理碗试卷共 40道选择题,分为三部分:

部分 内容 D1 vs D2 差异
第1–10题 基础题
考察常识性物理知识(如单位换算、简单公式应用)
不同题
D1更简单,D2略难
第11–30题 中档题
涵盖力学、电磁、热学、光学等核心模块
完全相同
两组考生做同一部分
第31–40题 高难题
涉及现代物理、复杂建模、多步推理
不同题
D2明显更难,常含大学物理内容

关键洞察

D1 的“优势”在于前10题简单,后10题较易完成

D2 的“挑战”在于前10题已具思维量,后10题接近 IPhO 初选难度

中间20题是拉分关键:高手对决在此体现

三、如何选择 D1 还是 D2?—— 三大决策维度

决策维度1:学术阶段匹配

你的情况 推荐组别
正在学习IGCSE/GCSE物理,或刚进入AP/IB/A-Level D1
已完成AS物理,正在学习A2或AP Physics C D2
IB HL 物理在读,且已完成大部分内容 D2

决策维度2:升学目标导向

申请目标 推荐组别
加拿大Top 5、美国Top 30 文理学院 D1(若获奖)
英国G5(除牛剑)、美国Top 20 综合性大学 D2(至少前30%)
牛津、剑桥、MIT、斯坦福、Caltech 必须参加 D2,目标全球TOP 100

决策维度3:冲奖策略权衡

目标 推荐策略
想稳拿奖项(National Gold/Silver) 若物理基础一般,可选D1(更容易答完题)
想冲击全球TOP 100 必须选D2,D1的TOP 100含金量较低
时间紧张,仅备考1个月 基础弱 → D1;基础好 → D2

四、物理碗竞赛难度全解析

挑战 具体体现 应对策略
1. 知识覆盖广 涵盖AP/IB/A-Level全部物理模块,外加大学扩展内容 系统梳理知识图谱,查漏补缺
2. 时间压力大 45分钟做40题,平均每题≤67秒 刷题提速,掌握快速解题技巧
3. 题目灵活性高 不考死记硬背,而是“新情境+旧知识”的综合应用 多做真题,培养物理直觉

【扫码免费获取】物理碗往年真题+物理碗竞赛高频公式+分类题库+模拟测评!

竞赛真题

常用公式表

物理碗竞赛备考书籍

考点笔记+分类题库